北京2023年: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

日前北京市印发《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提出,着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落实北京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提升数据要素治理能力。

图片

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这三句话,大有深义。

数据交易流通,政府层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公共数据。

图片

一、首先要做好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工作。

北京市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金融数据专区运营”的探索,北京市经信局授权北京市金融控股公司,开展金融数据专区的建设,运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相关金融机构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利用金融数据扩展和提升业务的工作,尽管北京市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对外发布任何金融数据专区的收益情况。

北京市将会继续以交通、医疗等行业“数据专区”的形式,逐步开展行业公共数据的运营工作。

二、深化公共数据开放。

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深意在于,要对公共数据开放进行加工、处理,不是仅仅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放,而是要充分利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形成有需求的、有价值的数据产品和服务,进行合法、合规、安全的开放,同时要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全程进行溯源、公共数据运营单位开展授权,来保障公共数据的安全、可控。

三、数据交易流通。

我国数据交易所各地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一拥而上,组建了数十家地方数据交易所,但是上架产品类同,上架产品缺乏需求,甚至上架产品和数据缺乏关联,为了业绩,为了交易规模,拼凑数据。数据交易所启动之日红红火火,签约无数,然后就是偃旗息鼓,苦捱度日,几近形象工程了。

数据交易可以场内进行,也可以场外进行,过往在场外交易的数据,很难进入到场内,进行交易,尤其是数据交易所收费后,更多的数据交易不会选择进入数据交易所。

那么,数据交易所,在市场化没有大规模开展起来,怎么维系,出路在哪里?

北京给出了答案。

公共数据交易流通,势必要通过数据交易所开展。

对于政府来说,没有办法行政要求社会企业采用数据交易所开展数据交易,但是对于地方国企,有一种天然的行政压力。

公共数据运营,政府会选择国企授权运营,而国企呢,会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性、更加愿意通过合法、合规的交易场所,进行数据交易。

 

民企是勇于冒风险的,攫取风险收益。

国企是首先安全可控,其次考虑收益。

北京已经为全国的公共数据运营、数据交易提出了三句话的路线图,

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

 

各地可以借鉴!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智慧城市

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

2023-1-30 14:49:43

智慧城市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将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2023-3-25 9:23:09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